做试管,这样的子宫内膜更容易受孕!
来源: | 作者:advertising-100 | 发布时间: 2014-09-24 | 773 次浏览 | 分享到:
据研究统计,试管婴儿周期失败,约有74%的原因是胚胎移植后未能着床。

除了胚胎,子宫内膜是试管种植的另一大关键因素,那么什么样的子宫内膜才容易成功妊娠呢?


子宫内膜容受性

有了优质的胚胎,移植后依然无法受孕,可能就是你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不在状态”!

什么是子宫内膜容受性?它是指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

如果子宫内膜容受性好,就会使受精卵能够在子宫内膜上黏附并且着床、生长、发育,才会怀孕。如果子宫内膜容受性不好,可能会表现为内膜薄、形态差,会引起不孕症和影响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




那么如何评估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是好还是坏?一般从子宫内膜的形态学、超声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指标对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行评价,临床上常用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和形态的方法对其评估。

01

内膜厚度

子宫内膜随着女性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当雌激素水平升高时,子宫内膜不断增厚。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厚度可反映内膜功能状态,适当厚度的内膜易于胚胎着床。

当子宫内膜厚度<7mm时妊娠几率较低,子宫内膜过厚或过薄都会直接影响怀孕。

02

内膜形态

在超声下,子宫内膜形态主要分为A、B、C三型
  • A:三线型,外层和中部强回声,内层低回声

  • B:为弱三线型,宫腔中线回声不明显

  • C:均匀强回声,无宫腔中线回声

A型或B型的内膜形态适宜着床,若子宫内膜在月经期不能呈现周期性变化,持续呈C型状态,表明内膜质量不佳,胚胎不宜着床。




另外如果子宫内膜上出现强回声区域或回声不均匀,则有可能存在内膜息肉,建议做宫腔镜进一步诊断。

03

子宫内膜血流

子宫内膜接受胚胎种植需要丰富的血流,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是常见的检测指标。
  • RI和 PI低:血管阻力低,卵巢及子宫灌注良好;

  • RI和 PI高:血管阻力高,子宫动脉血流少,子宫的整体血流灌注较差;

  • 若RI持续增高,子宫内膜血供不良,胚胎则不能着床或着床后稳定性差。



种植窗很关键

有很多患者表示自己内膜监测条件都不错,但为什么还是移植失败呢?

究其原因,完全有可能是错过了“种植窗”!也就是子宫内膜允许胚胎着床的时间。

一般认为种植窗可能存在于正常月经周期的第 19-24天,或自然周期黄体生成素峰后第 7 天(LH+7)/激素替代周期添加孕激素第5天(P+5)。在“种植窗”移植同步发育的胚胎,是移植成功的前提。




然而,每个女性的“种植窗”其实并不完全一致,约有25.9%至40%女性的种植窗与常规时间相比发生提前或推后,按照常规的移植方案,无法准确在种植窗植入胚胎,从而导致植入失败。




每位女性的种植窗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特异性,因此精准定位女性种植窗口则显得很有必要。

目前单凭超声的指标,预估女性种植窗口的价值有限,我们可以借助ERT检测手段,个性化分析女性的“种植窗”。

什么是ERT

ERT是指通过转录组测序的方法,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结合机器学习,推测胚胎种植窗是否存在个体差异的技术。


通过ERT,辅助生殖技术专家能够为准备试管胚胎植入的患者找到个人更为适合的着床窗期,提高胚胎利用率,从而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ERT适宜人群

1、反复种植失败的女性

2、原发性无法正常孕育的女性

3、子宫内膜状况不佳的女性

4、可用胚胎较少的IVF患者